索引号: bxswsjkwyh-2023-00139 发布机构: 本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名称: 本溪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建议》(2018号)答复 主题分类: 2023年
发布日期: 2023-02-10 成文日期: 2023-02-10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本溪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建议》(2018号)答复

发布时间:2023-02-10 10:30:21 【字体:

赵学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要求,我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坚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

针对您提案提出的建议,市卫健委着力开展相关工作:

1、健全“治未病”服务网络方面。市、县中医院治未病科均配备专职人员,主要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中西医健康体检和评估,开展健康宣教,实现随访管理等;传统疗法中心根据患者目前的体检结果和身体状态,采取针刺、拔罐、艾灸、推拿等传统疗法进行干预,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同时市中医院不断研发系列性健康干预的产品,如药枕、药茶、药浴包、膏方等给患者提供健康、绿色、无毒的全方位保障措施。目前,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尚无中医科,现按照国家、省相关要求积极申请机构独立设置,后续将按照要求设置中医科,开展中医药服务。

2、提升“治未病”服务能力方面。市、县中医院均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建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及其他多学科技术方法,如:舌像仪、脉仪、道生四诊仪针对人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评估、干预及其效果的动态再评估,形成综合性的辨识体检报告。要求传统疗法中心根据体检结论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方案和传统治疗项目,通过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摄、针、灸、推拿、拔罐、中药足浴等一系列健康干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目的。

3、优化“治未病”服务流程方面。我市将符合具有国家医保编码、经辽宁省药监局备案、在市域内二级以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药饮片对应的601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我市医保支付范围。按照“乙类药品”管理,个人先行自付比例为30%,剩余的药品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执行。根据国家医保编码赋码情况,目前已有196种中药配方颗粒已经纳入医保支付试点。同时推动市中医院的院内制剂产品在本溪市中医医联体内流通,丰富养生产品种类,更好地为群众看医治病提供优质价廉的中医药产品。我市三家中医院为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发生,均严格落实《中医药法》及《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医疗安全。

4、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配套方面。市中医院利用信息化发展的优势,完成对本溪县中医院、桓仁县中医院、区域二级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国医堂)的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指导和远程医疗活动。同时三家中医院对本院“治未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管理,并进行总结、分析及评价工作,不断提升“治未病”健康服务能力。

5、加强“治未病”知识普及方面。市、县中医院利用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中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利用宣传画、宣传栏、录像宣传(在休息候诊室设立一个大屏幕播放中医保健知识)、电视宣传(与电视台合作进行中医保健宣传)、网络宣传(在本院网络开设“治未病”宣传专栏进行中医健康知识宣传)、印发健康小册子等等不同形式的宣传,积极创建“治未病”健康文化的氛围。同时全市设置中医科的医疗机构及部分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利用“三伏贴”受众面大的契机,开展中医药法制宣传、健康咨询、名医、专家以及科室简介、科普资料发放活动,努力使广大群众信中医、用中药,充分认识到中医药学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重要法宝。我市积极组织各级中医院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中医药科普宣讲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活动,扩大群众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率,提高对于“未病先防,愈后防复”的意识。

 

 

本溪市卫生健康委

2023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