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血播疾病 保障血液安全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血液本身是双刃剑,不但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成为许多传染病的载体,成为传播疾病的高危因素。安全的血液既不能含有病毒(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毒、梅毒螺旋体等)、细菌和寄生虫,同时也不能含有影响用血者健康、危及用血者生命的各种因素,这些都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伤害,所以向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为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献血者每次献血前需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初筛,合格后才能献血;献出的血液需按国家规定项目进行系统检测,一袋血从献血者身上采集到输用给病患者一般要经过下述的层层严格筛查,合乎国家规定的标准,才能用于医疗临床。
一、血液初筛
采集血液之前血站工作人员对献血者按献血体检标准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血液初筛,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测定、血型测定、转氨酶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和梅毒抗体筛查。
二、血液系统检测
采回的血液到血站后,由检验科进行两次系统的检测,项目包括血型检测、转氨酶(ALT)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丙肝抗体检测、艾滋病抗体检测、梅毒抗体检测等六项,均用两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分别由不同的检测人员进行初检与复检,复检如有可疑,进行再检,直至结果准确。今年年初卫生部对全省血站开展了血液核酸项目检测,在最大程度上将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的“窗口期”检测时间缩到最短。
目前科学技术仍然无法消除“窗口期”危险,“窗口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只能通过采用新的检测技术缩短,而不能消除。因此,血液检测人员只有对血液实施全面、有效、细致的检测,从细微处着手,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才能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无偿献血、安全用血是我们的责任,人人健康、社会和谐是我们的梦想。
(本溪市中心血站 陈晓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