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语迟"可能是病
生活中我们是否看到过有的幼儿超过一岁半,甚至到三岁、五岁还不会说话的例子,常有老人讲“贵人语迟”,可父母们想到过吗?这可能是病!有的家长说,我们带孩子检查过了,口腔等发音系统没毛病,平时孩子也能发单音,说明孩子不是哑巴,应该没病啊!但这可能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另一种儿童疾病—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
儿童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心理发育障碍,主要涉及社会交往、语言和交流、兴趣和行为等方面。其中,最先引起家长注意也是求医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没有语言!
孤独症患儿在语言和交流方面的障碍不同于聋哑儿,孤独症患儿不光是不说话,同时还有眼睛不会注视对方、面部缺乏表情、不了解身体语言的暗示、不会用手势辅助沟通;有少量语言的孩子也会有问题,如说话的音量控制不当,说话没有抑扬顿挫,鹦鹉式仿说(重复语)等;暗喻语言,即说话的内容与当时情景无关,但有隐藏的含义。如下雨了大叫“打雷了”;代名词反转,如“你的”说成“我的”,“我要”说成“你要”;答非所问,如缺乏一般人谈话时一来一往、一问一答,好像只是“告诉你”,而不是“和你对谈”。
除了语言障碍,孤独症患儿还有社会交往、兴趣和行为等方面的特征性障碍。在社会交往方面主要体现在与家人不亲近,不看人,不会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常常独自玩些奇怪的东西;在兴趣和行为方面,常有一些刻板的行为和重复的肢体动作,如喜欢长时间的原地旋转,喜欢反复拨弄玩具汽车的轮子,喜欢手机里的歌曲却不喜欢妈妈唱同一首歌等。
这类患儿还常常合并多动、易哭闹、睡眠少,挑食,易过敏、易起湿疹、易发哮喘等问题,常令家长觉得孩子难带,辛苦不已。
如果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话晚,又同时伴有以上的表现,就要注意了,应该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筛查。孤独症患儿的最佳治疗期在3—6周岁,很多孩子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治疗能接近正常儿童的水平,但过了这一治疗期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终身致残。
我国目前的孤独症防治工作不容乐观,孤独症的医疗、研究力量明显同我国孤独症就医需求不符,人们对其也明显存在很多误区。目前,我国儿童孤独症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已是一个困扰的问题,与美国相比我国在对儿童孤独症关心、支持,引起社会重视,采取措施方面做的还很少。展望未来,随着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也必将由陌生到熟悉,由误解趋于理性。家长、老师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本溪市康宁医院在儿童孤独症筛查、治疗和训练方面有着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专业的医生和治疗师,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期盼家长、学校老师和医护人员们共同携手为保障和促进下一代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