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痛将愈,光明在前 ——本溪市中心医院驰援武汉医护团队日志(二十)
离别亲人,驰援武汉;
奋战沙场,使命召唤。
李珉、王洪波、高荣、许志荣、侯秋阳,
五女下荆楚,四十一日,
修整后再战,光明已然在前。
随着国家集中救治的实施,以及武汉新冠肺炎日增病人的减少,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进入了休整期,大家经过一周左右的休整,已经满血复工,自3月4日开始,大家陆续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工作。
3月6日,离别家乡41天。在武汉这片英雄的热土上,我们挥洒了自己此生无悔的汗水,更践行了医者救死扶伤的誓言。
初来武汉时,由于疫情形势严峻,患者量与日俱增,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在到达武汉的第三天就奔赴一线岗位,克服种种困难,八小时,十二小时岗位的坚守在繁忙的工作节奏里,跨越了我们的体力极限。
没有人叫累,没有人诉苦,有的只是战胜疫情、救治患者的信念。一个月的努力和奋战,我们见证了开诊一天瞬间收满病患的忙碌;见证了病人由满身都是管路、在呼吸机维持辅助呼吸到脱机的喜悦;见证了昏迷患者苏醒后说的第一句感激的话语,让我们充满了动力;也见证了医护尽全力仍无法挽回生命的同情和悲悯,见证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康复历程;更见证了英雄聚集的武汉,从日增病人近万到仅一百余例的丰硕成果……
最艰难时期战斗让我们有了丰富的救治经验,休整后重返病房,我们从容镇定、信心满满!病区患者的数量已经明显减少,大多数住院病房患者属于有症状的疑似病例或是确诊后转阴康复期患者。患者大多数单间居住,他们都能积极的配合在房间内活动。由于对新冠肺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患者没有了最初的焦虑、恐惧和烦躁,更多的是听从医生医嘱,正确对待病情,配合护士吃药处置。
病房里,医生安静的处理医嘱书写病志,护理工作更是井然有序,护士们的步伐轻盈!一样的工作岗位,一样的防护隔离,与休整前工作强度,患者的数量和病情却有了很大的不同!
身在武汉,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有牺牲的战场上,作为医者,我们五个人经历了前战冲锋,经历了焦灼对峙,现在胜利在望。我们不禁感慨: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解决人民百姓的后顾之忧;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决胜千里的部署让病毒望而生畏;是英雄的祖国和人民如此快速地控制疫情发展……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可结束的战“疫”,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更美好的方式归来!
心系患者,毫无怨言——本溪市中心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员荆昉宇工作点滴他用满腔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去面对每一天、每件事,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经常说:“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医生就意味着实干。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希望,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一定会用我的责任心,树立您战胜疾病的信心。”他,就是本溪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医生,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员——荆昉宇。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医生,荆昉宇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发现疫情日趋严峻,急需医护人员,他多次向院领导请战。2月9日清晨,离别了哭成泪人的妻子和依然年幼的儿子,告别了体弱多病的母亲,他,不忘自己的初心,匆匆踏上征程,成为辽宁省第三批医疗队员驰援武汉。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荆昉宇挥洒青春,诠释医者誓言。接手感染一科五病区,他和所有的医务人员此时都成为了雷神山的建设者,从夜晚忙到清晨,又从清晨忙到傍晚,空无一物的新病区已装满办公桌椅、防护用品、药品器械等医用物资,安装了新的电脑操作系统,有了明确的接诊流程……
傍晚接到上级命令后,雷神山感染一科五病区开始收治首批患者。他们要收治的患者都是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战争已然打响,密切接触患者,与新冠病毒近距离交锋。从内穿衣开始,一层一层逐一穿戴上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隔离衣和靴套……穿着完全不透气的防护服,刚忙一会儿荆昉宇就出现了气短、头疼、恶心的症状,汗水蒸腾中,护目镜上的雾水,使他视物模糊,平时习以为常的医疗工作变得举步维艰。一切准备就绪,患者依次来诊,询问病史、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书写病例、开具医嘱。大家配合默契,为患者送去他们的员工餐,一夜收治了32名患者,以满床圆满完成任务。荆昉宇自愿陪队友们加班,回到宾馆时已是凌晨4:00。仅仅睡了4个小时,他又起床再次赶往医院,细心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史,查看化验单,阅读肺部CT影像,耐心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案和基本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
从每个病房出来之前,荆昉宇都与患者握手,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配合治疗,让患者知道,医患在并肩作战。患者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鞠躬致谢,称他是“来自本溪的英雄”。
荆昉宇医生心系患者,日夜忙碌,始终坚守在病房内。60多岁的杨阿姨是他们病区收治的第一批患者,杨阿姨的丈夫因为新冠肺炎离世。来到雷神山医院后,倍感孤独的老人,情绪异常紧张,出现了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荆医生说:“这种从死神手里抢回病人的过程不仅是治愈过程,更是安慰过程,所有医务人员除了通力协作以外,还需要拉着绝望的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在每次查房时,荆医生都会耐心地向杨阿姨讲解疾病的诊疗进展及治疗情况,让她从恐慌的情绪中平静下来配合治疗,并且不断鼓舞她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他还主动联系到杨阿姨的女儿,耐心告知杨阿姨的病情,并且详细了解杨阿姨既往病史,结合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段时间,你的表现特别棒。通过我们的一起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看到你恢复,我们非常高兴!”这是荆医生查房时经常对她说的话,杨阿姨情绪渐渐平稳,经过系统治疗,目前病情已趋于稳定。
根据多年内科病房的工作经验,荆医生积极帮助所有的患者。既往有胆石症的李阿姨,入院后饮食特别差,还出现了腹泻、腹痛等症状,荆昉宇及时调整抗生素及消化道疾病用药方案,并亲自为李阿姨向食堂申请定制了易消化的饮食配餐;刘阿姨入院后轻度活动就会出现气短、乏力症状,荆医生发现患者血脂高后,及时给予降血脂药,并细心告知如何调整饮食、休息及药物使用方案……
深夜,看到视频里的儿子用不太清晰的语言说:“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爸爸加油!”他更加坚定了打赢这场战争的决心!
踏踏实实做事,本分自然生活,兢兢业业工作,心底坦荡为人,荆昉宇正在书写自己的人生诗行。“人生本不痛苦,但选择是痛苦的,价值观决定着人生的选择。”举目遥望,有些感动:希望这次举国上下、荡气回肠的战疫之后,能如期而至的,不光是胜利的曙光,还有平安的你。(本溪市中心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