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着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让党的惠民政策早惠民
今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后一年。市卫生局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目标,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三年五项重点改革任务,让党的惠民政策提早惠及百姓。
为提高农村及疤痕医疗保障水平,我市在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标准30元不变的情况下,各级政府筹资标准提高到200元,统筹区域内平均住院补偿比例达到70%,门诊特病起伏线由800元降至500元,补偿比例由45%提高到60%,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6类重大疾病的补偿比例增加到70%,封顶线由4.5万元提高到5万元,另外把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的治疗也纳入新农合,补偿比例为70%。市卫生局还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分公司合作,推行新农合补充保险,保险公司对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再给予一定的补偿,最高支付限额为5.5万元,大病患者累计补偿可达10万元。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医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市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采购、配备“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品规、统一价格、统一生产企业、统一配送企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使用国家和省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年销售额达到药品总额的80%以上,对不达标的基层医疗机构将减发财政以奖代补资金。规范抗生素、激素应用和输液治疗,输液处方量不超过总量的30%。
今年,市卫生局继续加大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建的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期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服务方式,开展巡回医疗、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便捷服务和适宜技术服务等,建立家庭医疗保健合同,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提高到全市门诊量的20%。
为让百姓不得病、少得病和晚得病,市卫生局全面、均衡、高质量地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城乡居民健康建档率达到50%左右,为5万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格检查,儿童预防接种率达到95%以上,为0—36个月龄的幼儿和孕产妇提供系统保健服务。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达95%以上,农村孕妇免费孕中期超声筛查率达到90%以上,完成2000名农村育龄妇女乳腺免费筛查工作,为5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市卫生局进一步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推进铁路医院、本钢南地医院分别与下马塘、歪头山卫生院的托管,支持市中医院与桓仁县中医院开展协作。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三级医院与两县中心卫生院远程会诊系统。组建医疗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由城市向农村合理流动。进一步扩大二级以上医院医学检查结果互认范围,畅通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实施网上预约挂号、全市门诊病历一本通等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三级医院病房达到50%以上,二级医院病房达到30%以上,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