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卫生健康快讯>详细内容

卫生健康快讯

数说2015山城卫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1-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5山城卫生

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我市的卫生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天,笔者就以数字的形式,从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对过往一年来的卫生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也许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对你我未来的生活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药品差价

我市16家公立医院同步实施以药品零差价为核心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自111日零时起正式启动。此次改革取消了药品加成,力求将这部分差价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加大政府补偿和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等方式予以弥补。为了推进这一工作,市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本溪市区域卫生规划》(征求意见稿)、《本溪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征求意见稿)和《本溪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修改、完善,并出台了五个方案。同时,加强县级医院改革督导指导。市卫生局组织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多次赴两县督导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情况,并认真配合市人大代表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工作。

评语:实行药品零差价,破除以药养医,这个必须赞。从我市五月份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以来,各相关部门各尽其责,为该项工作实施和开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们相信,在市委领导、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下,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终将为山城百姓带来实惠和幸福。

项工程

五项工程启动。我市今年5月开始全面启动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提升工程、医疗项目与健康服务业项目建设工程、法治机关和法治卫生建设工程、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和党风廉政建设工程以来,市卫生局党政主要领导统筹、总揽全局,各分管领导亲自抓,各相关单位和处室积极推进,进一步促进了我市卫生工作的发展,改善了门诊、急诊、住院等环节服务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创新了服务模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评语:老百姓可能记不住五项工程都具体是些什么,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政府干的事情。但五项工程的目标和影响却触及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那就是更好的就医感受

每人“480”/

今年,我市新农合筹资标准为每人480/年,其中,各级政府补助380元,占筹资标准的79%,个人承担100元,占筹资标准的21%。新农合农村大病保险保费标准由18//年提高到25//年。制定了《本溪市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本卫发〔2015137号)。将肺结核病患者门诊治疗和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纳入门诊特病补偿范围;明确了22种重大疾病补偿定点范围;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卫生室等基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施门诊总额预付,在市康宁医院、桓仁县精神病院实行重性精神病按床日付费,在各市、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实行按病种付费,两县根据基金情况,在县级医院探索开展按人头付费、按疾病组付费等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评语:新农合是一种以政府补贴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政府补贴更多了,农民看病花钱就更少了,这样的雪中送炭,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4”

为加强我市基层卫生工作,提升基层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今年,我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4人,市二级以上医院60名专家到19个社区中心每周坐诊二天。截至目前,已派专家744人次,诊疗患者1384人次,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66次,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专题授课40次。同时,我市基层卫生信息系统也上线运行,实施电子化诊疗管理。市政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设备进入供货合同签订阶段。溪湖区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医师团队签约试点服务工作。

评语:把小病消灭在家门口,靠的就是基层卫生工作。很多时候对于百姓就医来说,优质方便,就如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却使熊掌同时出现在一张菜单上,让优质医疗资源离百姓更近。

加强“120”院前急救力量

为进一步落实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提升工程,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422日,我市建立了4“120”院前医疗急救分站,由本溪市市区120院前医疗急救调度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与指挥,加强了我市急诊力量,强化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并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妥善处置医疗纠纷。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医疗责任险参保率达到100%

评语:把分散的院前急救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能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更能腾出更多的资源用在需要的地方,提高院前急救资源的利用率,让120这条生命通道更加畅通。

“2011”名农村产妇获得补助

截至11月底,我市获得住院分娩补助的农村产妇达2011人,补助金额为100.55万元。村卫生室免费发放叶酸药品17862瓶,指导2977名农村待孕妇女规范服用叶酸预防胎儿畸形。桓仁县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10036人,检查出各类妇女常见病1296例,癌前病变24人,微小浸润癌1人;完成乳腺癌检查3020人,检查出乳腺疾病153例,确认乳腺癌5人,我市两癌检查完成率均超过100%。全年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表面抗原三病检测的孕产妇总计达22665人次,检查出患病人数分别为艾滋病孕产妇0例,梅毒孕产妇41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28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比例为100%。孕产期保健服务机构开展三病检测的比例为96%,超过了省卫生计生委规定的大于80%的比例。

评语: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生孩子是一件大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未来主人公的健康是一件大事。伟大的民族需要有健康的公民,而这需要从每一个母亲的健康开始。

培训“226”名卫生应急人员

截至目前,我市未发生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切实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今年,我市举办卫生应急师资培训班,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培训全市各类卫生应急人员226人。并全面完成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工作,市本级(市卫生局)和国家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明山区)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完成市级应急指挥平台与省级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工作,并经过省级平台统一测试。我市还规范开展了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应急信息报告工作,指导各县区及相关单位开展预防监测工作,保障信息报告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及时准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漏报、错报情况发生。

评语:对于普通人来说,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一张无形的保护网,正是这张网的存在,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多了一份安心。

(本溪日报记者 徐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