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卫生健康快讯>详细内容

卫生健康快讯

市卫生健康委全力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应对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7 08:56:39 浏览次数: 【字体:

市卫生健康委紧绷新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弦不放松,坚持做好“四早”,落实“四方”责任,做到“五有三严”,充分预判秋冬季疫情防控的困难风险,积极做好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全面做好秋冬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准备。

一、立体防治体系让疫情“无可遁形”

一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健全。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在市、县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新建本溪县疾控中心综合楼、新改扩建市级和两县兽医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强化了传染病防治的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织密传染病报告、监测、预警网络。科学制定传染病防控预案,各级疾控中心均较好实施了传染病监测计划,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建设了传染病信息专网直报系统。

二是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研究制订秋冬季节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指挥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机制,组建流行病学调查专班,加强高风险人群管理。加强定点医院及备用医院建设,对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培训工作、病区改造、专用设备引进、防护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再部署,对备用定点医院救治能力进行调查、摸底,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机构救治能力。持续加大传染病院、紧急救援中心以及综合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共3家综合医院设立了传染病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普遍设立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建立了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同时,积极推进中医药融入传染病防控体系,积极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及中西医结合优势,及时总结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病例救治和康复中的成效和经验,推动建立具有中医药特点和中国特色的疾病防控体系。

三是传染病监督体系基本形成。不断加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采取监督抽检、现场快速检测等方式,重点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菌(毒)种管理等内容开展监督工作。积极探索将执法监督与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定期组织对全市各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单位法人和责任人的守法意识,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防治法的实施效果。

四是核酸检测体系已经建成。在原有市疾控中心、市中心医院两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PCR实验室的基础上,在6月底前已完成本钢总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市铁路医院、华大医学检验所本溪县第一医院和桓仁县医院PCR实验室建设,现全市8家PCR实验室已全部投入使用,日最大检测能力可达到3380人份,基本满足全市重点人群及社会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求。同时,加快市中医院、两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检测能力。

二、强大的防治能力让疫情“止步门外”

一是不断加强监测预警能力。逐步建立了由疫情监测、病原学监测、症状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等监测系统组成的较为完善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为实时分析、预测和及时、有效防控传染病疫情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处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提高应对重大突发疫情能力。加强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了从市政府、各部门到各县(区)、各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完善了卫生应急协调机制和应急物资储备与调用机制。先后制定出台《本溪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本溪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本溪市流感大流行防控与准备预案》和《本溪市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等,包括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23个应急预案。组建了卫生应急处置专家库和35支405人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了常态化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机制,卫生应急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进一步增强医疗救治能力。制(修)订传染病诊疗、医院感染控制等技术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早诊早治能力。对重症病例实施分级分类救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完善病例转运会诊的工作机制,有效降低了病死率。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将“四早”、“四集中”原则和措施贯彻落实到疫情防控工作全要素和全流程,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建立健全从预检筛查到集中救治的医疗救治体系,加强预检分诊管理,规范设置发热门诊,确定定点医院,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监督检查,实现重点环节督导检查全覆盖。

四是大力提高院感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普通门诊和住院管理。加强发热门诊的规范化设置、规范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做到不漏诊、不误诊、不错诊,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强化医护人员自身防控,强化感染防控和医务人员防护,全面推行“双码”扫描查证。切实加强门急诊预检分诊及就诊管理,执行实名制就医,保证门诊诊室一人一诊一室。加强发热门诊设置及运行管理,严格落实“三区两通道”“六个不出门”要求,实行“一患一陪护”制度。推进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和预约治疗,合理分配就诊时间,实现分时段预约就诊,减少人群现场聚集。加大各医疗机构特别是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物资的储备力度,储备满负荷战时运行一个月的物资用量。

市卫生健康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压实责任,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特别是秋冬季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巩固我市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态势,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努力。